Search


[記者的鬼眼]

昨天晚上替獨立媒體教授採訪,上課的五十人都是有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[記者的鬼眼]

昨天晚上替獨立媒體教授採訪,上課的五十人都是有心想做好民間記者的朋友.三堂六小時,教到啲乜嘢?我唯有用「高速公路」教法,把心法濃縮,不少說法,在大學班房都沒有講過.

我話,好記者要有一對「鬼眼」.好多人誤以為,客觀世界發生一件事,記者去採訪,見到乜寫乜.這是很大誤會.從來,發生了一件事,不同記者去現場,觀察,思考,綜合,考驗的是記者的世界觀,切入事物的角度.

就好像,早前同事區家麟和我,分別前後腳去古巴,佢去先,再到我去.我們沒有約定,只是巧合.佢去完給了我一個任務,把他給古巴花旦拍過的照片打印出來,托我親手交給兩位老婆婆.

我回來之後,感受良多.在多倫多機場已經第一時間跟區家麟通電話.我話:「我想寫古巴花旦」;佢話:「我想寫哲古華拉多啲,其實佢並唔係有啲人諗到咁美好.」

我們相約一起在明報星期日生活投稿.他寫他的哲,我寫我的旦.

同一個國家,兩個記者,兩種觀察,異曲同工都是說,究竟歷史、國家、是如何消費一些人,有些還活着,有些已早死.

或者,古巴離我們太遠,但關於國家歷史與個人,近來都是香港人的困惑來源.

某國發言人謂:「香港記者似乎特別關注個人問題,國家外交有很多視角,值得記者們拓寬一下視野,更多地關注一下」。我們,就去到古巴,拓寬一下視野.

下一個帖我會寫,古巴花旦的個人故事,如何被納入國家視角之中.

(特此感謝明報編輯,把實體報紙版面排得很漂亮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曾於北美洲留學主修電影和心理學,回港後於大學鑽研影星周潤發在港人心目中形象,之後成為記者遊走於報館和電視台,現於大學教新聞寫作,滿腦子是怪念頭,始終相信文字的魔力。
View all posts